香港多家中小券商停业 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
2024-06-17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香港多家中小券商停业 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
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,也是许多内地券商开拓境外业务版图的第一站。然而,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宣布停业的香港证券公司至少有25家,大多为香港本地的中小券商。
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市场总交易量下滑、行业竞争加剧等众多因素导致香港多家中小券商关停,进而可能造成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,客户更多集中到头部券商,大型券商的服务佣金和议价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,中小型券商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。
多家中小券商宣布停业
近年来,香港金融市场在交易量、成交规模方面出现了一定的下滑现象,券商业务相应承压。激烈的竞争为中小券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,大浪淘沙中,出于对营业成本和收益等因素的理性考量,部分实力较弱的中小券商纷纷选择主动停业。
记者根据香港证监会公告信息梳理发现,今年以来,至少已经有25家券商发布停业公告,其中大多数为香港本土的中小券商,包括东美证券、华邦证券这样的老牌券商。
按股东背景,在香港从事证券服务的机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:一是以高盛、摩根士丹利等为代表的国际投行和外资券商;二是英皇证券、耀才证券等香港本土券商;三是华泰国际、中信证券国际等内资券商在港开设的子公司。
市场竞争激烈是造成众多中小券商经营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。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9月30日,金融市场中的持牌机构总计为3236家,虽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8家,但总数仍然十分庞大。从AiPO数据网统计的港股券商综合成交排行来看,摩根大通、高盛亚洲、瑞银香港、花旗环球等外资机构的身影常常占据榜单前十名的位置。
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记者表示,在香港市场,大型券商和外资券商从业经验更加丰富,资金实力更为雄厚,其凭借规模、技术、品牌等优势,不断抢占市场份额,中小券商生存空间受到挤压。
“中小券商停业现象频繁发生,未来行业内的兼并收购动作可能有所增加,这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。”余丰慧表示。
内资券商在港持续深耕
当前,超30家内资券商在香港设有子公司,持续深耕不断取得新进展。今年,华泰金控(香港)成为香港交易所认股证“窝轮”发行商;国泰君安国际持续推进投行跨境协作,机构与衍生品业务稳中有升,上半年收益同比增长27.7%。
郑志刚表示,在经营发展中,券商需适时对业务进行调整,扬长避短,收缩亏损的业务线,开拓具有潜力的新兴业务。
从香港证监会相关牌照的发放情况来看,第三季度,香港证监会共下发33张牌照。其中,第9类牌照(提供资产管理)和第4类牌照(就证券提供意见)数量较多,分别占比44%和36%,资产管理业务或成金融机构增加营收的发力方向之一。
针对内资券商在港子公司的发展,余丰慧表示,首先,应充分发挥内地母公司的优势,联动母公司的业务资源。其次,要持续补充资本,通过多种渠道融资,提升自身盈利能力,以稳定的现金流抵御风险。再次,应做好风险控制,当前跨境衍生品业务不断发展壮大,券商风险控制的水平也应随之提高。
“长期来看,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,保有长期深耕的价值,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,金融市场也有望回暖。在香港市场持续深耕有利于内资券商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远。”郑志刚表示。
<!--

猜你喜欢

圆心科技五闯港股:陷增收不增利窘境 健康险业务合规性存疑


沈阳方城灯会璀璨启幕 主灯“紫气东来”成打卡热点


和职业球员过招!特日格乐约战网球学院学员忆起儿时快乐


有没有吹的那么好?试驾奕派007总结13个关键点,优缺点都有


突发!申万宏源投行老总会场被带走?回应正在核实


龙虎榜 金证股份今日涨停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535022万元


融资杠杆率:玩火自焚还是稳操胜券?


多地清理无实际意义的值班值守:无学生在校不得安排教师值班


瑞达期货:螺纹钢区间整理 关注均线支撑


上海飞日本机票0元!航空公司靠什么赚钱?


怎样杠杆投资:放大收益,也放大风险?


杠杆股票:放大收益,也放大风险?


易配资:撬动财富杠杆,玩转股市风云


股票配资公司配资:高杠杆下的风险与机遇


配资炒股排名:揭秘高收益背后的风险与策略


配资玩股票:高风险高收益的双刃剑?


个人融资炒股配资: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?


网上配资查询:揭秘杠杆投资的风险与机遇


融资杠杆率:玩火自焚还是稳操胜券?


靠谱的期货杠杆:高收益与高风险的平衡艺术
